新浪足彩十四场专家推荐-亚运会中国-nba湖人vs勇士直播-中国女排队员郑益昕|www.shijixintu.com

APP的注冊和登錄功能設計

2017-02-28 13:56:41 普京 180

  一、為什么需要注冊和登錄?

  是否需要注冊和登錄的關鍵取決于產(chǎn)品形態(tài)。

  如果用戶注冊登錄對于用戶需求、產(chǎn)品功能、商業(yè)模式本身帶不來任何價值的話,就沒必要設計這樣的功能。比如一些實用工具類的產(chǎn)品:計算器、手電筒、無社交屬性的天氣預報等等。

  其它像強社交需求的產(chǎn)品(微信)、涉及到較多用戶財產(chǎn)安全的產(chǎn)品(支付寶)、用戶對信息使用比較關注的產(chǎn)品(郵箱)等,都需要賬戶體系的支持,自然也就需要注冊和登錄。

  二、注冊和登錄的意義


1479953592-6439-1194960-977d85bfdd7e7e83


  1.從用戶的角度而言,注冊和登錄功能是:

  a)個體身份的映射,代表自己獨立的存在;

  b)保存用戶自身使用APP的行為軌跡(收藏、點贊等)

  c)產(chǎn)出帶用戶個人標簽的UGC內容(評論、發(fā)文、投稿等)

  d)與平臺的其他用戶建立聯(lián)系

  e)在多設備、平臺上同步賬戶數(shù)據(jù)

  2.從產(chǎn)品的角度而言,注冊和登錄功能可以:

  a)收集用戶信息,標簽化

  b)生成用戶畫像,為精細化運營做準備

  c)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

  d)收入轉化(通過銷售用戶信息)

  三、注冊和登錄的方式有哪些?

  1.注冊方式

  注冊的方式多樣化,主要有以下幾種四種:手機注冊、郵箱注冊、自定義用戶名注冊(如Instagram)、添加邀請碼注冊(如PMCAFF)。

  手機和郵箱注冊大家都知道。自定義用戶名注冊的方式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早期使用得較多,比如兩年前的Instagram就是采用這種方式,至今我還是通過輸入自定義的用戶名來登錄Ins賬戶。通過邀請碼才能注冊的大眾產(chǎn)品比較少,通常這樣的產(chǎn)品是為了保證平臺的優(yōu)質感,用戶數(shù)量不是目的,為注冊用戶提供更優(yōu)質的服務才是主要目標,例如產(chǎn)品經(jīng)理論壇PMCAFF就是采用邀請碼配合手機或者郵箱進行注冊。


1479953594-6631-1194960-e67cc537d6594a4b


  2.登錄方式

  也許有人說有多少種注冊方式就有多少種登陸方式,其實不然。除了以注冊的賬戶進行登陸之外,還可以通過綁定其他用戶特性進行登陸(比如指紋識別登陸、虹膜識別登陸等)。第三方登陸、生物特性登陸、一鍵快捷登陸的前提都是用戶已有至少一個其它賬號。

  總結起來,無外乎以下幾種登陸方式:賬號登陸(手機、郵箱);第三方登陸(微信,QQ,微博);生物特性登陸(指紋、聲紋、人臉、虹膜);一鍵快捷登錄(百度賬戶關聯(lián)登陸)。


1479953593-7032-1194960-1b9d4aa2916a1d78


  四、設計時應遵循哪些原則?


1479953594-9117-1194960-5be2de7c35a1e552


  1.注冊方式應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注冊條件

  一款希望用戶進行大量傳播的產(chǎn)品,滿足絕大部分用戶注冊條件是必不可少的。

  2.注冊流程盡量簡潔易操作

  早期的用戶注冊一個賬戶時需要填寫姓名、性別、年齡、生日等一大堆信息,很多用戶覺得不耐煩,導致新用戶在注冊階段的流失率特別大。其實現(xiàn)在也存在有一些產(chǎn)品,用戶經(jīng)過第三方登錄之后,仍然強制跳轉到填寫姓名、郵箱的頁面,這是用戶體驗做的不好的地方之一。整個注冊過程,應盡量簡潔,先把用戶留住,后續(xù)可以再通過運營的手段引導用戶完善自己的標簽。

  3.保證注冊方式的安全性

  沒有安全保證的產(chǎn)品,用戶的安全感就無從談起。尤其是支付類、金融類等安全等級要求較高的產(chǎn)品,注冊過程應避免漏洞,保證用戶賬戶的安全。

  以上三點,總結起來就是:可用性、易用性、安全性。只有滿足這三個特性的注冊功能,才是一個合格的注冊功能。

  五、注冊和登錄的功能設計思路


1479953595-8224-1194960-46f57c8a7aca172c


  1.是否需要注冊和登錄功能

  是否需要注冊和登錄功能,參考文章開頭(一、為什么需要注冊和登錄?)。

  2.先使用后注冊,還是先注冊后使用

  有些APP是一定需要賬戶體系支持才能使用核心功能的,例如百度云、微信等,這種情況下一定要讓用戶“先注冊后使用”。除此之外的大部分APP都支持“先使用后注冊”。但是即使是支持“先使用后注冊”,用戶經(jīng)過不同的操作行為之后,客戶端要判斷什么情況下需要提醒用戶登錄。比如天貓APP,瀏覽商品、加入購物車等可以不用登錄,但是一旦要訂單支付,就需要登錄賬戶。再比如人人都是產(chǎn)品經(jīng)理APP,游客可以任意點贊、瀏覽、甚至打賞,但是一旦采取收藏、評論等操作時,就需要登錄。

  3.選擇注冊和登錄方式

  細心的網(wǎng)友會發(fā)現(xiàn),每一個APP支持的新用戶注冊方式都不盡相同:微信只支持手機號注冊,簡書支持豆瓣登錄,知乎日報只支持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登錄......不同產(chǎn)品之間的注冊方式怎么差距這么大呢?其實可以從用戶來源和業(yè)務模式兩個方面來思考。

  a)用戶來源。考慮到微信、微博、QQ強大的用戶基礎,很多APP都開始支持第三方登錄。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優(yōu)化用戶注冊流程,提供用戶體驗。簡書增加了豆瓣登錄,也是考慮到簡書的用戶與豆瓣的用戶匹配度比較高,有利于用戶轉化。

  b)業(yè)務模式。知乎日報的主要營銷對象在知乎外,而非知乎內,是一款對外營銷知乎品牌的產(chǎn)品。既然受眾主要是知乎外用戶,那么增加知乎用戶登錄功能自然不是必要的,而且也會讓沒有知乎賬號的人產(chǎn)生排斥感。強制 用戶使用微博登錄,可能也有利用用戶分享的方式協(xié)助對外推廣的目的。

  很多時候注冊和登錄方式的選擇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,具體的還應該視產(chǎn)品而定。

  4.注冊和登錄的流程設計

  接下來就是具體的注冊和登錄流程設計了。

  下面以手機號注冊為例,進行APP的登陸系統(tǒng)流程設計。


1479953596-8968-1194960-e7a9422cb10cf294


  這個實例展示的是是現(xiàn)如今比較普遍的設計方式,但是不同的App,涉及到的具體流程也不盡相同。比如App對驗證碼的接收方式就有很多種,語音、短信、郵箱等。也有的App只提供手機驗證登錄,也就沒有密碼的概念。具體的小模塊還要視產(chǎn)品而定。

  六.多問幾個問題

  注冊和登錄功能看似簡單,背后卻有一大堆隱藏的邏輯設計細節(jié)。試著多問自己幾個問題:

  a)不同IP客戶端之間的登錄怎么保證安全性?(例如支付寶)

  b)用戶注冊完后系統(tǒng)直接登錄賬號還是再次輸入密碼登錄好?

  c)驗證碼以何種形式接收比較好?(語音、短信、郵箱、還是點擊鏈接激活的方式......)

  d)手機號換了,又沒有綁定郵箱等驗證方式,密碼怎么找回?


標簽: APP